全球领先的

数字资产服务平台

欧易OKX提供数百种币币和合约交易对,以满足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平台在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超过2千万用户,是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服务平台。

注册填写邀请码:OK66888,永久返20%手续费。
okx
欧易交易所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欧易的技术
欧易提供安全、稳定、可信的数字资交易服务
欧易的使命
让全球一亿人拥有数字资产,让个体价值更被尊重
欧易OKX交易所注册教程(PC端)

欧易OKX注册-国内欧易okx注册下载最新教程

1、在首页,点击“注册”按钮;

欧易交易所

2、跳转注册页面,欧易okx支持手机号注册和邮箱注册两种方式,按照要求填写信息;

欧易交易所

3、完成注册。

欧易okx电脑端交易使用教程

1、打开okx官网,点击网页上方交易——币币交易,进入币币交易区。

2、上方选择交易区(例:OKB交易区都是其他币种相对OKB的交易)

3、左侧选择想要交易的币对

4、中间位置可以选择买入或卖出相应币种,委托类型可以选择限价单、高级限价单等。

5、以限价单为例,输入想要买币的价格、数量点击买入购买相应虚拟币。

6、以上就是小编为广大用户准备的欧易okx使用方法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欧易okx怎么提现人民币

在欧易okx平台当中,如何才可以提现呢?小编就来以比特币为例,给广大用户详细介绍一下

平台间的充币、提币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充币/提币完成:

充币:

点击资产管理中的充币

选择您想要充值的币种,以BTC为例

出现BTC对应的充值地址及注意事项,需要您将此地址复制到汇出方平台进行操作。

提币:

点击资产管理中的提币

提币分为普通提币和内部转账,普提提币是通过区块确认从而到其他平台的提币(需要网络旷工手续费),内部转账是平台内部进行转账(包括合作交易平台),实时到账不收取手续费。

以BTC为例,需要将其他平台的充币地址进行复制粘贴,按照步骤进行填写提币即可。

内部转账是通过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码或者邮箱进行转账,账户名称那一栏直接填写收币方账户的手机号码或者邮箱即可

平台优势

1、团队:超过10年风控经验团队;

2、充值提现快速到账,比特币实时到账;

3、7x24小时中英双语客服;

4、安全:98%比特币资产存储多重签名冷钱包;

5、K线图: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以太经典实时走势查看。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范本_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Unit1-Unit2

知识分享 编辑: http://www.yanhuangjs.com/

1、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范本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 ,因此,气体具有 。

三、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

课堂达标

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那么0.4nm=__________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

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

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

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

2、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 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 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 。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 。一个直径为0.3nm的分子,直径合 cm。

4、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

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

5、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二、能力提升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

7、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

c、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

9、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

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

第二节 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能熟练的换算各质量单位.3.理解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跟什么有关.4.提高自学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信心.

自学指导

仔细阅读课本p94-p96的内容,并通过讨论初步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测验一下你的自学效果.

课前预习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比它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比它大的单位有_______.

2.:0.45t=________kg=_______g;

20mg=______g=______kg

3.物体的质量只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4.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5.天平在使用前应先_________,此时游码位于________处,使用时要用_______来取放砝码,被测物体放在_____盘中,砝码放在_____盘中.

典型例题例1.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

a 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 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 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 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思路引导:因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木块和铁块的________相同,所以含物质的多少______,故应选_____.

例2.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

思路引导:将不熟悉的毫克换算成较为熟悉的千克.

3×107mg=________g=______kg

例3.一质量为5kg的铝块,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铝块熔化后,全部铸成铝壶 b 把铝块制成铝板

c 把铝块从赤道拿到南极去 d 把铝块锉成一个规则的零件

思路引导: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它不随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故应选______.

例4.用天平称一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一个100g,一个20g,一个10g,游码的读数为2.5g,则这本书的质量为________.

思路引导: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课堂达标

1.以下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把铁条拉成很细的铁丝,质量变小了 b 密闭容器中的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

c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面上小 d 1kg的铁块和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2.一只鸡蛋质量更接近于( )

a 50mg b 50g c 0.5kg d 100mg

3.航天员费俊龙把圆珠笔从地球带到了太空中,则圆珠笔一定不变的是( )

a 位置 b 质量 c 温度 d 体积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有砝码10g的一个,20g、2g的各两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32.52g b 54.52g c 54.56g d 32.54g

课后巩固

1、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 )

a 小 b 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说法哪种正确( )

a 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 一块铅熔化后成液体时,质量变小了

c 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一物体质量为60000m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 一张课桌 b 一块橡皮 c 一块砖 d 一个鸡蛋

4、小丽同学用调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2.6g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

a 90g b 90.3g c 92.6g d 92.3g

5、实验室中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使用天平时,如果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则需要拨动游码,在标尺上拨动游码相当于在_____盘中加砝码.

6、用天平称液体质量,通常的方法是:先称出______的质量m1,再称出______的质量m2,则被称液体的质量m=_______.

7、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中步骤_____是错误的,请先找出改正,然后填出合理的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d 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

e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

f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

g 把装水后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

h 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

8.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在下面写出你的测量方法.

2、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Unit1-Unit2

(go for it)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unit1-unit2 英语教案 2009-09-03 12:11:01 阅读179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一)学习目标(language goal)   1. talk about how to study . 学会讨论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   2. find out your suitable learning methods. 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语言结构(language structures)   1. verb + by with gerund  by+动名词短语  表示“通过…途径,方法” 2. how questions  hav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三)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1. how do you study for tests ? 你是怎样准备考试的?   well ,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my classmates.  哦,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2. 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  你曾经参加过学习小组吗?   yes , i have . i’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 是的,参加过。通过这种方式我学了许多。   3. i don’t have a partner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 .  我没有同伴可以练习英语。   maybe you should join an english club.  或许,你应该参加一个英语俱乐部。   4. what about reading aloud to practice pronunciation ?  大声朗读来练习发音怎么样?   why don’t you join an english language club ? 你为什么不参加一个英语俱乐部呢? (四)key words and phrases (重点词汇)   1. flashcard n. 抽认卡   2. frustrating a. 令人沮丧的   3. memorize v. 记忆,背诵  4. aloud adv. 出声地、高声地   5. comma  n. 逗号  6. pronunciation n. 发音   7. solution n. 解决办法   8. not at all 根本(不) 全然(不)   9. end up 结束,告…终  10. make mistakes 犯错   11. later on 以后;随后  12. be afraid to 害怕去做   13. laugh at sb. 笑话;取笑(某人)   14. take notes 做笔记,做记录   15. enjoy doing sth . 喜欢做…乐意做… 16. native speaker 说本族语的人   17. make up 组成、构成 06.9.4 (四)重点、难点:(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1. by 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途径”的意思,译成“靠、通过”   by后面可以加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eg. (1)the house was destroyed by fire. 房屋被火烧毁了。    (2)travel by air (land , sea)航空(陆路、航海)旅行。    (3)go by train (boat , bus)乘火车(船,公共汽车)去    (4)shake sb by the hand 和某人握手    (5)i study english by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我通过看英文电影学英语。   另外,by做为介词的含义有很多,我们也已经学习过一些用法,总结如下   (1)在…旁边、靠近   eg. there is a power station by the river. 河边有一个电厂。   (2)沿着、经由eg. come by the highway 由公路来   (3)由于  eg. by mistake 由于差错   (4)被、由  eg. some articles written by luxun. 一些由鲁迅写的文章   (5)(表示面积)eg. a room 5m,by4m 一间长五米宽四米的房间   (6)逐批  eg. 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   (7)表示方法、途径  如上   2. “how”questions   how 引导特殊疑问句,有两种含义   (1)表示问候  eg. how do you do ?  how are you ? how’s everything going ? (2)表示“怎样”eg. how is your new house ?  你的新房子怎么样? it’s great.  它太棒了。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  你是怎样学英文的? i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lots of english magazines.  我通过读大量英文杂志学习英文。   请同学们注意how和what引导的疑问句是不一样的,不能混淆。   how通常对程度或方式进行提问,意为“怎么样”,回答通常做状语或表语,what 常对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进行提问,意为“什么”,回答通常主语或宾语。   试比较:(1)how is your summer holiday ? it is perfect. (表程度,表语)   (2)how did you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 i travelled by bike. (表方式,状语)   (3)what do you learn at school ? i learn chinese , english , maths and other subjects. (学习的科目,做宾语) 06.9.5   3. 在这一单元中出现的话题是“讨论如何学习”。这个话题既有趣又实用,既能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使我们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对自身的学习大有帮助。如何向别人请教学习方法呢?又如何回答呢?   请诵读下面的目标句型:   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 (运用特殊疑问句)   i study by listening to cassetts. (听录音带)   i study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和小组一起学习)   by watching english programs on tv. (看英语电视节目)   by enjoying english songs. (听英文歌)   by taking part in english classes after school . (上课外英语班)   by getting an english tutor. (请英语家教)   by reading english magazines and newspaper . (读英文杂志、报纸)   by surfing the internet. (网上冲浪)   by making flashcards. (制作单词认读卡片)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读教科书)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请教老师)   by making vocabulary lists. (列单词表)   by taking notes carefully . (认真记笔记)   by having the english class carefully . (认真上课)   by finishing my homework seriously . (认真完成作业)   do you learn english by …? (用一般疑问句)   yes , i do . / no , i don’t.   have you ever studied with a group ? (用完成时态)   yes , i have . i’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   what about listening to cassettes ? [用what about +动名词 提问]   i do that sometimes. i think it helps.   4. 学会评价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劣(comment on th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看到了上面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有些眼花缭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自己。我们要学会判断、评价,然后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用哪些语言才能表达自己的评价呢?请看下面的目标句型:   i think studying english by …is…because …     如:i think studying english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is a good way because you can ask others when you have questions. i think surfing the internet is a bad way because you have to use a computer and always your time.   …这个句型较长是个复合句,出现了由becaus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进入初三后,我们在写作表达时,要避免再使用仅仅由because 引导的句子,而要写完整的句子。   如:不能写because i slept late . 意思不完整,不清晰 要写成i missed the early bus because i slept late  这样,有原因,有结果,才是完整的句子。 06.9.6   5. 找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find out your own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必须清楚自己的困难所在,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learning english can be difficult . what things are difficult for you ?   我们如何来表达自己学习与遇到的困难呢?如何给出建议呢?   请诵读下面的目标句型:说出困难:   i have a problem . i can’t remember the new words.   i can’t pronounce some of the words.   i can’t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   i always make mistakes in grammer.   i read very slowly.   i don’t know how to speak english well.   给出建议:   you should read english aloud.   listening can help.   why don’t you join an english language club to practice speaking.   would you mind remembering new words by flashcards.   please try to talk with your friends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   (请注意不同句式的运用)   6.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hoose your suitable learning ways)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的学习,我们终于可以完成最后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何表达呢?目标句型如下:(注意要给出原因,练习使用because)   i (don’t) think i can study english by … , because …     (1)i think i can study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because i love music too.   (2)i don’t think i can get an english tutor because i want to learn by myself at home.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写出至少五句。 06.9.7 (六)3a in section a 疑难解释   1. eg. he asked his mother to buy him a new bicycle.  他请求他母亲给他买一辆新自行车。   2. many said they learnt by using english . 许多(学生)说他们通过使用英语来学习。   many在这里是代词,而不是形容词,意为many students.   many is a large number of something.   例如

3、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Unit4

(go for it)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教案unit4      unit 4  what  would you do 06.9.25 (一)(学习目标)language goals 1. talk about imaginary situations. (谈论一些假设的、虚拟的情况。) 2.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s. (初步学习虚拟语气) 3. give some advice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 (使用虚拟句提出建议) (二)语言结构(language structures) 1. 虚拟语气(掌握与现在事实相反或与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 (三)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1. if i were you , i’d wear a shirt and tie.   如果我是你,我就会穿衬衫打领带。 2. if i were you , i’d take an umbrella.   如果我是你,我就带把伞。 3.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on a million dollars ?如果你赚了一百万美元,你会做什么? 4. what if i don’t know anyone ?   如果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 5. you should eat lot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 and drink lots of water.  你应该吃大量水果、蔬菜,大量喝水。 6. what are you like ? i think i’m outgoing.你的性格如何?我想我很外向。 (四)key phrases (重点词组) 1. won the lottery 赢得抽奖 2. in public 公共的、公众的 3. in the slightest 一点也;根本  4. plenty of 很多的、足够的 5. get along with 与…相处  6. let …down 使…失望、沮丧 7. come up with 提出、想出(问题)  8. medical research 医学研究 9. what if 如果…怎么办  10. be late for迟到… 11. be nervous 紧张的  12. get nervous (变得)紧张的 13. take a long walk 散步  14. ask one’s permission 征求某人的许可 15. without permission 没得到许可  16. introduce oneself 自我介绍 17. rather than 而不是   18. a circle of good friends 朋友圈子 06.9.26 (五)语法重点(grammar focus) 虚拟语气 1. 语气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人说话的口气。 在汉语中,语气是由说话人说话的语调、情节等等表现出来的,动词没有任何变化。而在英语中,除了语调之外,最主要的是动词发生变化而表示不同的语气。 在英语中语气分为三类: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 2. 虚拟语气:如果我们所说的不是事实,也不是要求、命令、劝告等,而只是一种假设、愿望、建议 是一种实现不了的空想就用虚拟语气。 3. 虚拟语气常用在条件句中,及其他一些从句中。 注意:条件句分两种,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只有在虚拟(非真实)条件句中,  才  用虚拟语气,而在真实条件句中,要用陈述语气。 请比较:(1)if it is sunny tomorrow , we’ll go to the zoo.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将会去公园。在这句话中,明天天气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并非虚拟、幻想, 因此是真实条件句。在本句中,适用“主将从现。” (2)if i were you , i would go at once.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立刻就走。)在这句话中,条件句,“如果我是你”,但事实上,我不可能成为 你,这只是假设的情况,没有实现的可能。当条件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可以说没有时,就需要用虚拟语气来表示,动词发生了变化。 4. 在虚拟语气中,句子动词的时态比真实条件句中的时态后退一步 即: 现在时→过去时(该用现在时时,用过去时)   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该用过去时时,用过去完成时)  将来时→过去将来时(该用将来时时,用过去将来时)  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完成时(该用过去将来时时,用过去将来完成时)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只要求初步接触虚拟语气的用法及结构,学习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下如何体现虚拟语气。  06.9.27  5.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的虚拟语气 请看例句: if i were you , i would take a small present.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带上一个小礼物。 (注:在这个句子中,即“if i were you 中,一定用were ,而不能用was”) (这句话中,是与现在的事实相反,“现在如果我是你的话。”事实上,我不可能成为你,也就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请大家注意主句与条件从句中动词时态的变化。 形式:从句(用过去时) 主句(用过去将来时)if +主语+ 主语+  注:虚拟语气中的were 除了在if i were you 的结构中不能改动外,其它情况下有时可用was。 又如: if i won a million dollars , i’d give it to charities.  如果我赢了一百万英镑,我要捐给慈善机构。 (在此句中,if条件句中,动词用过去式won,主句则用should / would 加动词原形。现实情况是我没赢一百万英镑;虚拟的情况是假如我赢了一百万,这种虚拟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因此用虚拟语气。) 6. 虚拟语气的疑问式,除了动词相应的变化外,其他变化与陈述语气相同 如:(1)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the lion’s cage ?   如果你在狮子笼里,你会怎么做? (疑问词在句首,主句中助动词提前,从句跟在主句后面。) if i were in the lion’s cage , i’d call for help. 如果我在狮子笼里,我会大呼救命。 if i were in the lion’s cage . i’d get out fast. 如果我在狮子笼里,我会迅速出来。 (2)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on the lottery ?如果你赢了抽奖,你会做什么?  i’d give it to medical research.我会用于医学研究。   or i’d put it in the bank.我会存到银行。    or if i were a millionaire , i would buy a big house in the country.     如果我是百万富翁,我就在乡村买座大房子。 关于虚拟语气,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同学们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慢慢接触到。 06.9.28 (六)key points (疑难解析) 1.bring的意思是把某人或某物“带来”,“拿来”,强调方向,即从别处拿到说话人这儿来。 e.g. next time you come , bring me that book , please. 下次你来的时候,把我的书带来。 take的意思是把人或物“带走,拿走”,即从说话人这儿带到别处去。 e.g. who has taken away today’s newspaper ? 谁拿走了今天的报纸? 另外,相似的词还有get 和fetch ,表示到某地找到某人或某物并带回来,强调一去一回。 e.g. go and get some water. 去弄点水来。    can you fetch me some paper ?你能给我取点纸吗? 2. he might not know anyone at the party. 他可能在晚会上谁也不认识。 might 的用法如下:  (1)是情态动词may的过去式 eg. he said that i might borrow his bike. 他说我可以借他的自行车。 (2)是may的虚拟语气形式,不表示过去,而表示现在或将来“可以,可能”,但语气更委婉、客气, 有时表示对可能性有所怀疑。 e.g. a. might i borrow your bike ?我可能借你的自行车吗?(语气比may更委婉)    b. he might come today . 今天他可能会来。(对“他来”的可能性有所怀疑) 06.9.29 3. what if “如果…怎么办”、“即使…又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固定搭配,引导带条件从句的疑问句。 eg. what if they don’t come ?他们不来怎么办呢? what if i don’t know anyone ?如果我一个人也不认识,怎么办呢? 4. i get nervous before big parties. 在大的晚会之前,我会感到紧张。 get nervous 变得紧张,get是系动词,nervous 是形容词做表语。 又如:be nervous 或feel&n

4、高一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新人教版)全册复习教学案(强烈推荐)内容简介:包括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网络、高考常考点的分析和指导和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是高一高三复习比较好的资料。第五章 曲线运动(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2、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x=0,vx=v0,x= v0t。(2)竖直方向:ay=g,vy=gt,y= gt2/2。(3)合运动:a=g, , 。vt与v0方向夹角为θ,tanθ= gt/ v0,s与x方向夹角为α,tanα= gt/ 2v0。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 ,与v0无关。水平射程s= v0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2/r=mrω2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临=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临=0。(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1.渡河问题分析小船过河的问题,可以 小船渡河运动分解为他同时参与的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水的运动(设水不流时船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运动),一是随水流的运动(水冲船的运动,等于水流的运动),船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例1:设河宽为d,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河水流速为v2①船头正对河岸行驶,渡河时间最短,t短= ②当 v1> v2时,且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航程最短x1=d当 v1<>如图所示,以 v2矢量末端为圆心;以 v1矢量的大小为半径画弧,从v2矢量的始端向圆弧作切线,则合速度沿此切线航程最短,由图知: sinθ= 最短航程x2= = 注意:船的划行方向与船头指向一致,而船的航行方向是实际运动方向.小船过河,船对水的速率保持不变.若船头垂直于河岸向前划行,则经10min可到达下游120m处的对岸;若船头指向与上游河岸成θ角向前划行,则经12.5min可到达正对岸,试问河宽有多少米?河宽200m2. 平抛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以抛出点为原点,取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物体在任一时刻t位置坐标p(x,y),位移s,速度vt(如图)的关系为: 速度公式水平分速度:vx=v0,竖直分速度:vy=gt.t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 ,tanα= =gt/v0位移公式(位置坐标):水平分位移:x=v0t,竖直分位移:y=gt2/2t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l= ,tanθ= = 由于tanα=2tanθ,vt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轨迹方程:平抛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坐标x和y所满足的方程,叫轨迹方程,由位移公式消去t可得:y= x2或 x2= y显然这是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1,阻力不计,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x轴正向,以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抛出点离地面高度h水平射程x小球的位移s落地时速度v1的方向,反向延长线与x轴交点坐标x是多少?(1)如图在着地点速度v1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v0和竖直方向分速度vy, 而vy=gt则v12=v02+vy2=v02+(gt)2 可求 t=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h=gt2/2= • = (3)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x=v0t= (4)位移大小s= = 位移s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的正切值tanθ= = (5)落地时速度v1方向的反方向延长线与x轴交点坐标x1=x/2=v0 (1)t= (2) h= (3) x= (4) s= tanθ= (5) x1= v0 平抛运动常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来处理,由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和推论均可应用.火车以1m/s2的加速度在水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2.5m高处自由一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物体落地时间为多少?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是多少?(1) t= s (2) s=0.25m3. 传动装置的两个基本关系:皮带(齿轴,靠背轮)传动线速度相等,同轴转动的角速度相等.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首先明确什么量是相等的,什么量是不等的,在通常情况下同轴的各点角速度ω,转速n和周期t相等,而线速度v=ωr与半径成正比。在认为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传动皮带与皮带连接的边缘的各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而角速度ω=v/r 与半径r成反比.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的半径关系是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 a,b两轮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则a,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 或 va:vb=1:1 ①由v=ωr得 ωa: ωb= rb: ra=1:2 ②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则b,c两轮的角速度相同,即ωb=ωc或 ωb: ωc=1:1 ③由v=ωr得vb:vc=rb:rc=1:2 ④由②③得ωa: ωb: ωc=1:2:2由①④得va:vb:vc=1:1:2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2:2;线速度之比为1:2:2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皮带轮为o,o′,rb=ra/2,rc=2ra/3,当皮带轮匀速转动时,皮带不皮带轮之间不打滑,求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线速度之比和周期之比。 (1) ωa: ωb: ωc=2:2:3(2) va:vb:vc=2:1:2ta:tb:tc=3:3:2 4. 杆对物体的拉力【例4】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不计摩擦,杆长为r。(1)若小球在点速度为 ,杆对球作用力为多少?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多少?(2)若球在点速度为 /2时,杆对球作用力为多少?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是多少?(3)若球在点速度为2 时,杆对球作用力为多少?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是多少?〖思路分析〗(1)球在点受力如图(设杆对球作用力t1向下)则t1+mg=mv12/r,将v1= 代入得t1 =0。故当在点球速为 时,杆对球无作用力。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由动能定理得: 2mgr=mv22/2- mv12/2,解得:v22=5gr,球受力如图:t2-mg=mv22/r,解得:t2 =6mg同理可求:(2)在点时:t3=-3mg/4 “-”号表示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即杆对球作用力方向应为向上,也就是杆对球为支持力,大小为3mg/4当小球在最低点时:t4=21mg/4(3)在点时球受力:t5=3mg;在最低点时小球受力:t6=9mg〖答案〗(1)t1 =0 ,t2 =6mg (2)t3=3mg/4,t4=21mg/4 (3)t5=3mg,t6=9mg〖方法总结〗(1)在点,当球速为 ,杆对球无作用力。当球速小于 ,杆对球有向上的支持力。当球速大于 ,杆对球有向下的拉力。(2)在最低点,杆对球为向上的拉力。〖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的轨道的最低点和点。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可能是:a处是拉力,b处是拉力。a处是拉力,b处是推力。a处是推力。b处是拉力。d、a处是推力。b处是推力。〖答案〗ab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知识网络 托勒密:地心说人类对行 哥白尼:日心说星运动规 开普勒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行星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律的认识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 f=g 引力常数的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 称量地球质量m= 万有引力 的理论成就 m= 与航天 计算天体质量 r=r,m= m= 人造地球卫星 m= 宇宙航行 g = m mr ma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三个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地三宇宙速度16.7km/s 宇宙航行的成就(二)、重点内容讲解计算重力加速度1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可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g=g =6.67* * =9.8(m/ )=9.8n/kg即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m/ 。这一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2 即算地球上空距地面h处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 又g= ,∴ = ,∴g’= g3 计算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律得:g’= (m’为星球质量,r’卫星球的半径),又g= ,∴ = 。星体运行的基本公式在宇宙空间,行星和卫星运行所需的向心力,均来自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因此万有引力即为行星或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可的以下几个基本公式。1 向心力的六个基本公式,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行星(或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为r,则向心力可以表示为: =g =ma=m =mr =mr =mr =m v。2 五个比例关系。利用上述计算关系,可以导出与r相应的比例关系。 向心力: =g ,f∝ ;向心加速度:a=g , a∝ ;线速度:v= ,v∝ ;角速度: = , ∝ ;周期:t=2 ,t∝ 。3 v与 的关系。在r一定时,v=r ,v∝ ;在r变化时,如卫星绕一螺旋轨道远离或靠近中心天体时,r不断变化,v、 也随之变化。根据,v∝ 和 ∝ ,这时v与 为非线性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一个重要物理常量的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mr ∴ .这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它表明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物理量,它仅仅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在实际做题时,它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它同样适用于人造卫星的运动,在处理人造卫星问题时,只要围绕同一星球运转的卫星,均可使用该公式。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1 中心天体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可得:g =mr ,∴m= 2 中心天体的密度方法一:中心天体的密度表达式ρ= ,v= (r为中心天体的半径),根据前面m的表达式可得:ρ= 。当r=r即行星或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ρ= 。此时表面只要用一个计时工具,测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表面附近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t,就可简捷的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平均密度。方法二:由g= ,m= 进行估算,ρ= ,∴ρ= (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物体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2)公式表示:f= 。(3)引力常量g:①适用于任何两物体。 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③g的通常取值为g=6。67×10-11nm2/kg2。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得。(4)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当所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此方法仅给学生提供一种思路)(5)万有引力具有以下三个特性:①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③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例1〗设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物体的质量为m,关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 。物体放在地心处,因r=0,所受引力无穷大。d、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r时,则引力为f= 〖答案〗d〖总结〗(1)矫揉造作配地球之间的吸引是相互的,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地球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相等。(2)f= 。中的r是两相互作用的物体质心间的距离,不能误认为是两物体表面间的距离。(3)f= 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物体放在地心处,显然地球已不能看为质点,故选项c的推理是错误的。〖变式训练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中g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b、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m1、m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d、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 2.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解决天体运动问题,通常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处在圆心的天体称作中心天体,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天体称作运动天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运动天体的万有引力来提供。 式中m为中心天体的质量,sm为运动天体的质量,a为运动天体的向心加速度,ω为运动天体的角速度,t为运动天体的周期,r为运动天体的轨道半径.(1)天体质量的估算通过测量天体或卫星运行的周期t及轨道半径r,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得 注意: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求得的质量m是位于圆心的天体质量(一般是质量相对较大的天体),而不是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m,二者不能混淆.用上述方法求得了天体的质量m后,如果知道天体的半径r,利用天体的体积 ,进而还可求得天体的密度. 如果卫星在天体表面运行,则r=r,则上式可简化为 规律总结:掌握测天体质量的原理,行星(或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来提供的.物体在天体表面受到的重力也等于万有引力.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飞船靠近星球表面运行,运行半径等于星球半径.(2)行星运行的速度、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研究行星(或卫星)运动的一般方法为:把行星(或卫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必要时还须考虑物体在天体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 (3)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例2〗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t和轨道半径r,地球半径为r求(1)地球的质量?(2)地球的平均密度?〖思路分析〗设月球质量为m,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2)地球平均密度为 答案: ; 总结:①已知运动天体周期t和轨道半径r,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②求中心天体的密度时,求体积应用中心天体的半径r来计算。〖变式训练2〗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处,运行周期为t。(1)该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2)探测器靠近行星表面飞行时,测得运行周期为t1,则行星平均密度为多少?答案:(1) ; (2) 3. 地球的同步卫星(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叫做同步卫星,周期t=24h,同步卫星又叫做通讯卫星。同步卫星必定点于赤道正上方,且离地高度h,运行速率v是确定的。设地球质量为 ,地球的半径为 ,卫星的质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则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注意:赤道上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与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区别在有的问题中,涉及到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物体和地球卫星的比较,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近地卫星的圆心都在地心,而且两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均可看作为地球的r,因此,有些同学就把两者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但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不大,万有引力并没有全部充当向心力,向心力只占万有引力的一小部分,万有引力的另一分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请同学们思考:若地球自转角速度逐渐变大,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而围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万有引力全部充当向心力。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因此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应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即24小时,其向心加速度 ;而绕地球表面运行的近地卫星,其线速度即我们所说的第一宇宙速度,它的周期可以由下式求出: 求得 ,代入地球的半径r与质量,可求出地球近地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t约为84min,此值远小于地球自转周期,而向心加速度 远大于自转时向心加速度。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6400km,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若发射一颗地球的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其高度和速度应为多大?: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离地面的高度的高度为h,速度为v,周期为t,地球的质量为m。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① ②由①②两式得 又因为 ③由①③两式得 : :此题利用在地面上 和在轨道上 两式联立解题。下面关于同步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被确定b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然已被确定,但高度和速率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率增大;高度降低,速率减小c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分钟,比同步卫星的周期短,所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低 d .同步卫星的速率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速率小:acd

三、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1.机车起动的两种过程一恒定的功率起动机车以恒定的功率起动后,若运动过程所受阻力f不变,由于牵引力f=p/v随v增大,f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f)/m=p/mv-f/m,当速度v增大时,加速度a减小,其运动情况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f=f'时,a减小至零,此后速度不再增大,速度达到值而做匀速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vm=p/f,下面是这个动态过程的简单方框图 速度 v 当a=0时 a =(f-f)/m 即f=f时 保持vm匀速f =p/v v达到vm

变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的v-t关系如图所示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起动由a=(f-f)/m知,当加速度a不变时,发动机牵引力f恒定,再由p=f•v知,f一定,发动机实际输出功p 随v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增大到额定功率以后不再增大,此后,发动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继续增大,牵引力减小,直至f=f时,a=0 ,车速达到值vm= p额 /f,此后匀速运动在p增至p额之前,车匀加速运动,其持续时间为t0 = v0/a= p额/f•a = p额/(ma+f’)a(这个v0必定小于vm,它是车的功率增至p额之时的瞬时速度)计算时,先计算出f,f-f’=ma ,再求出v=p额/f,最后根据v=at求t在p增至p额之后,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vm.下面是这个动态过程的方框图. 匀加速直线运动 变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v vm注意:中的仅是机车的牵引力,而非车辆所受的合力,这一点在计算题目中极易出错. 实际上,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受到自身发动机额定功率p和运动阻力f两个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运动阻力既包括摩擦阻力,也包括空气阻力,而且阻力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要提高各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除想办法提高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外,还要想办法减小运动阻力,汽车等交通工具外型的流线型设计不仅为了美观,更是出于减小运动阻力的考虑.2. 动能定理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w合=ek2-ek1=δe或w合= mv22/2- mv12/2 。其中ek2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mv22/2,ek1表示这个过程的初动能mv12/2。物理意义:动能地理实际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动能变化的大小由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多少来决定。动能定理是力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它贯穿整个物理教材,是物理课中的学习重点。说明: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为相对与同一参考系的速度。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的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和正负即可。这些正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所在。若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考虑全过程作为一整体来处理。3.动能定理的应用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δek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具有等量代换关系,若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其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正功;若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其减少良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负功的绝对值;若δek=0,表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零。反之亦然。这种等量代换关系提供了一种计算变力做功的简便方法。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l、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从力在整个位移内的功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考察,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又由于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计算都会特别方便。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k1和ek2。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w合=ek2-e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过程,进行求解。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力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只要符合守恒条件,机械能就守恒。而且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涉及物体第的初末状态的物理量,而不须分析中间过程的复杂变化,使处理问题得到简化,应用的基本思路如下: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右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时的机械能。(一般选地面或最低点为零势能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注意:(1)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做题,一定要按基本思路逐步分析求解。(2)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怛的另外一种方法是:若物体系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物体系机械能守恒。(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1. 机车起动的两种过程(1)一恒定的功率起动机车以恒定的功率起动后,若运动过程所受阻力f不变,由于牵引力f=p/v随v增大,f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f)/m=p/mv-f/m,当速度v增大时,加速度a减小,其运动情况是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f=f'时,a减小至零,此后速度不再增大,速度达到值而做匀速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vm=p/f,下面是这个动态过程的简单方框图 速度 v 当a=0时 a =(f-f)/m 即f=f时 保持vm匀速f =p/v v达到vm

变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2)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起动由a=(f-f)/m知,当加速度a不变时,发动机牵引力f恒定,再由p=f•v知,f一定,发动机实际输出功p 随v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增大到额定功率以后不再增大,此后,发动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继续增大,牵引力减小,直至f=f时,a=0 ,车速达到值vm= p额 /f,此后匀速运动在p增至p额之前,车匀加速运动,其持续时间为t0 = v0/a= p额/f•a = p额/(ma+f’)a(这个v0必定小于vm,它是车的功率增至p额之时的瞬时速度)计算时,先计算出f,f-f’=ma ,再求出v=p额/f,最后根据v=at求t在p增至p额之后,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到vm.下面是这个动态过程的方框图. 匀加速直线运动 变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v这一过程的关系可由右图所示 vm注意:中的仅是机车的牵引力,而非车辆所受的合力,这 v0一点在计算题目中极易出错.

实际上,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受到自身发动机额定功率p和运动阻力f两个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运动阻力既包括摩擦阻力,也包括空气阻力,而且阻力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要提高各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除想办法提高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外,还要想办法减小运动阻力,汽车等交通工具外型的流线型设计不仅为了美观,更是出于减小运动阻力的考虑. 一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0=100kw,质量为m=10×103,设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取若汽车以额定功率起①所达到的速度vm②当速度v=1m/s时,汽车加速度为少?③加速度a=5m/s2时,汽车速度为多少?g=10m/s2若汽车以的加速度a=0.5m/s2起动,求其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①汽车以额定功率起动,达到速度时,阻力与牵引力相等,依题,所以 vm=p0/f=p0/f=p0/0.1mg=10m/s ②汽车速度v1=1m/s时,汽车牵引力为f1 f1=p0/v1==1×105n 汽车加速度为 a1 a1=(f1-0.1mg)/m=90m/s2 ③汽车加速度a2=5m/s2时,汽车牵引力为f2 f2-0.1mg=ma2 f2=6×104n 汽车速度v2=p0/f2=1.67m/s汽车匀加速起动时的牵引力为:f=ma+f=ma+0.1mg =(10×103×0.5+10×103×10)n=1.5×104n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为:vt=p额/f=6.7m/svt即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故做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t=vt/a=6.7/0.5=13.3s1 ①vm=10m/s ②a1=90m/s2 ③v2=1.67m/s2. t=13.3s ⑴机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的功率,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指的是该机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可在零和额定值之间取值.所以,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受额定功率限制的. ⑵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匀速行驶的速度受额定功率的限制,所以要提高速度,必须提高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这就是高速火车和汽车需要大功率发动机的原因.此外,要尽可能减小阻力. ⑶本题涉及两个速度:一个是以恒定功率起动的速度v1,另一个是匀加速运动的速度v2,事实上,汽车以匀加速起动的过程中,在匀加速运动后还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运动,由此可知,v2>v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质量为5t,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汽车所能达到的速度是多少?当汽车以5m/s时的加速度多大?若汽车以恒定加速度0.5m/s2启动,则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这一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做功多少? (1)12m/s , 1.4m/s2 (2) 16s , 4.8×105j2. 动能定理内容和表达式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 = ek2-ek1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δek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具有等量代换关系。若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其增加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正功;若δek<>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从力在整个位移内的功和这段位移始末两状态的动能变化去考虑,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又由于动能和功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无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计算都会特别方便。当题给条件涉及力的位移,而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时,用动能定理求解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简便用动能定理还能解决一些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以求解的问题,如变力做功过程、曲线运动等。3. 机械能守恒系统内各个物体若通过轻绳或轻弹簧连接,则各物体与轻弹簧或轻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认识机械能守恒定律:从守恒的角度来看:过程中前后两状态的机械能相等,即e1=e2;从转化的角度来看:动能的增加等于势能的减少或动能的减少等于势能的增加,△ek=-△ep从转移的角度来看: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ea=-△eb解题时究竟选取哪一个角度,应根据题意灵活选取,需注意的是:选用(1)式时,必须规定零势能参考面,而选用(2)式和(3)式时,可以不规定零势能参考面,但必须分清能量的减少量和增加量。〖例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向最低点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有:a、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 b、重物的机械能减少。c、重物的动能增加,增加的动能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d、重物和轻弹簧组成的每每机械能守恒。〖答案〗abd

5、猜你喜欢: